广州市花都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关于区政协第十一届四次会议第3040号提案答复的函
花文广旅体函〔2024〕58号
刘飞委员:
您提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东漆艺”赋能花都产业产品发展》(第3040号)收悉。区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区教育局、区科协,相关街镇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与您多次沟通交流,并于7月30日对广东漆艺传承基地和广东漆艺体验馆进行了调研考察,经综合各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漆艺是一门古老而精湛的技艺,它发轫于商周,发展于战国,兴盛于汉代,绵延至今,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国文化宝库的瑰宝,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广东漆艺扎根于广东文脉,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创新技艺,逐渐形成了兼收并蓄的文化内涵与独特的艺术风格。广东漆艺以粤东潮州金漆木雕漆艺、粤中广佛漆艺和粤西的阳江漆艺最具特色,阳江漆器髹饰技艺201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长期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漆艺”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传承,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取得显著成绩。目前,全区共有非遗代表性项目36项,代表性传承人44人,已基本形成梯次合理、规模适度、传承有续的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
二、对提案的回复
我们认为提案的意见建议十分中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操性,对于进一步加强广东漆艺的传承发展,对花都产业的促进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普及推广广东漆艺文化
花都区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不遗余力推动各项工作开展。一是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取得进展。唯品会和花都区政府联合打造了“春阳台艺文中心”,成为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典范;灰塑展示中心入选“广州市第二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三华村“花城书房”入选广州特色阅读空间,“小茹裙褂设计室”“广州市花都区灰塑文化产业研究院”获评广东省妇女手工创业创新基地,广州灰塑展示中心、三祥轩书画院还入选“花城市民文化空间”。二是打造“文化花都·艺术周末”群文品牌,引领文化产品供给。花都区依托花都文化馆服务阵地,每周组织文化花都艺术周末活动,组织“百姓舞台、艺术课堂、名家讲座、民俗庆典、遇见非遗、小小鲁班、七彩课堂”等形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漆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艺术周末中纳入非遗展示、艺术课堂等环节。依托“非遗五进”等活动,每年开展非遗体验、活态展示、科学普及、培训讲座等活动近120场。三是岭南文化“双创”取得硕果。花都区建成非遗数字特色库,开展了“非遗记录工程”,打造广州市首个非遗主题VR云展厅,出版了《广州灰塑》《广州珐琅》《广州钉金绣》等近10部非遗传承书籍,拍摄了灰塑等非遗系列专题纪录片,花都元宵灯会、烧禾楼等系列传统民俗宣传片,花都传统文化影响力日益广泛。下一步,我区将大力推动广东漆艺传承基地和广东漆艺体验馆对外开放,争创广州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研学旅行实践基地;推动广东漆艺纳入“文化花都·艺术周末”展示内容,推动各类传承课程开发与传承实践活动开展;推动进一步挖掘广东漆艺文化,以图片、短视频形式,采取大赛、活动等方式,记录漆艺文化发展,完善漆艺文化数字记录。
(二)推动广东漆艺艺术在全区中小学传承发展
雅瑶中学与广东培正学院签订了“广东漆艺”进校园合作项目,成为广东培正学院协同育人实践合作基地,广东培正学院漆艺老师每周到雅瑶中学开展社团活动,定期开展漆艺讲座,组织学生参观学习,推动“广东漆艺”传承发展。花都区赤坭镇碧湖小学魏楚嫣老师指导学生参加广州市手工艺优秀作品展,漆画作品《漆艺,漆技,漆美》荣获优秀作品奖,并带领学生参加了花都区美育节手工艺作品展览。下一步,我区将推动区内中小学积极申报广东漆艺文化传承基地,定期开展漆艺讲座、课堂等,普及推广漆艺文化。
(三)助力申报广东漆艺科普基地
依据《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认定管理办法》《广州市科普教育基地认定管理办法》,推动符合广州市登记注册单位、建筑面积不少于5000平方米、配备相关设备及管理制度、常年向公众开放组织开展科普活动等条件的漆艺科普场所申请认定市级科普教育基地。凡符合广东省《办法》认定标准,科普工作成效显著,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并由省科普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或市科协、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推荐的相关单位或机构,推动申报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下一步,各相关部门将指导帮助广东漆艺传承基地的提升和完善,推动基地申报省、市科普基地。
感谢您对我区文化事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以上意见可主动公开。
花都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4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