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Bg

民间借贷纠纷,你需要知道的那些事!

发布日期:2024-07-22 16:56    文章来源:广州金融科技公众号     【 字体:   】  访问量: -

        民间借贷纠纷虽然复杂,但只要我们了解相关法律法规,选择正确的解决途径,就能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什么是民间借贷纠纷?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规定,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而非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属民间借贷纠纷。简单来说就是个人或企业之间基于信任进行的借贷行为。然而,当借款方与出借方在借款金额、利息、还款期限等方面发生争议时,就形成了民间借贷纠纷。这种纠纷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往往因为缺乏明确的法律知识和规范操作而引发。

       二、民间借贷纠纷的特点 

       主体多样性:借贷双方可能是个人、企业,甚至可能是跨国的。民间借贷主体呈现多样化的特点,过往民间借贷行为一般发生在亲戚、朋友或者熟人之间,主要是为了维系日常生活或经营进行借贷,所以主体涉及的范围比较窄,人员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当今社会,各行各业发展迅猛,民间借贷主体已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更多是为了经营性生产进行借贷,贷款主体也比以前更加广泛,可能是个人、担保公司、投资公司或者地下钱庄等。借贷的人员可能涉及社会的各个层面,多样化特征明显。

       纠纷复杂性:由于涉及金额、利息、期限等多方面因素,纠纷往往较为复杂。很多民间借贷中经常隐藏非法行为,不能保证借款合同的合法性,比如高利贷、赌债等,高利贷的借款利息远远高于银行利息,高利贷经常使用隐蔽手段隐藏其不法行为,例如采取预扣、另行支付利息或者重新结算后再出具借条来进行规避,在借贷合同上完全不体现高利息的事实。民间借贷还有可能涉及赌债,赌债是非法的,当事人为了隐藏其非法本质,经常会采取民间借贷的形式进行规避。现阶段尚未有统一的民间借贷规范,杂乱无序的借贷行为提供了非法行为隐藏的可能性。

       证据难以收集:由于多为口头协议或简单书面约定,一旦发生纠纷,证据往往难以收集。

       三、相关法律法规 

       在我国,民间借贷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这是规范合同行为的基本法律,其中包括了借款合同的相关规定。根据合同法,借款合同应当包括借款金额、借款期限、借款利率等主要条款。同时,合同法还规定了合同的成立、生效、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这是民事活动的基本法律,明确了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为民间借贷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这是针对民间借贷纠纷的专门司法解释,其中包括了民间借贷案件的受理、管辖、证据、利率、利息、担保、保全等问题的具体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在民间借贷中,如果涉及抵押、质押等担保方式,那么物权法中关于抵押权、质权的规定就非常重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这是规范民事诉讼活动的基本法律,包括了诉讼程序、诉讼参与人权利义务、证据制度等内容。在民间借贷纠纷无法通过协商、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时,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这是规范仲裁活动的基本法律,包括了仲裁协议、仲裁庭组成、仲裁程序等内容。如果民间借贷双方在借款合同中约定了仲裁条款,那么在发生纠纷时,可以通过仲裁的方式解决。

        以上法律法规为民间借贷提供了全面的法律框架,涉及了合同的签订、履行、纠纷解决等多个方面。在进行民间借贷活动时,应当详细了解这些法律法规,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解决民间借贷纠纷的途径 

       协商解决:首先,双方可以尝试通过友好协商来解决纠纷。在协商过程中,双方可以就借款金额、利息、还款期限等达成一致意见,从而避免诉讼的繁琐和成本。

       调解解决:如果协商无果,可以寻求第三方调解。调解机构可以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诉求,提出公正合理的调解方案,帮助双方达成和解。

       诉讼解决:如果调解也无法解决纠纷,那么当事人可以选择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事实情况,对纠纷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

       五、典型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例

       案例一:口头约定与书面合同的纠纷

       张三向李四借款10万元,双方口头约定无利息,一年后归还。一年后,李四要求张三归还本金及1万元的利息,张三拒绝支付利息。由于没有书面合同,双方对借款利息的约定产生争议。

       案例二:高利贷与合法利率的纠纷

       王五向赵六借款50万元,双方签订书面合同,约定年利率为40%。还款期限届满后,王五无法按照约定归还本息。赵六诉至法院要求王五归还本金及约定的利息。根据法律规定,民间借贷的年利率不得超过24%,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

       案例三:担保人与共同债务人的纠纷

       钱七向孙八借款30万元,双方签订书面合同,由周九作为担保人。后钱七未能按时还款,孙八要求周九承担担保责任。周九辩称自己只是担保人,并非共同债务人,不应承担还款责任。法院经审理认为,周九作为担保人,应当承担保证责任,但有权向钱七追偿。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民间借贷纠纷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六、结语 

       民间借贷纠纷虽然复杂,但只要我们了解相关法律法规,选择正确的解决途径,就能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我们也要提醒大家,在实际生活中,为了避免纠纷,一定要签订规范的借款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借款金额、利率、还款期限等关键信息,并妥善保管相关证据。同时,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附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