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花城街道办事处关于市十四届政协四次会议第5040号提案会办意见的函
区民政局:
王祯祯委员提出的《关于积极发展银发经济、布局衣食住行学健美乐产业的提案》(第5040号)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我街会办意见如下:
花城街户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共计11606人,平均年龄为69.72岁,老龄化比例为11.47%,男性占45%,女性占55%。轻度失能老年人数为85人;中度失能老年人数为5人;重度失能老年人数为4人。来穗老年人539人。
一、养老服务智能化、精细化
依托颐康中心养老服务现状,在做好基础养老服务的同时,借助目前国内智能化科技技术的发展,可有效大大提升养老服务的质量及效能。通过AI智能化设备,如疼痛治疗仪设备、智能手环、生命监测仪等,为社区/机构服务对象设立了一个安全、高效的智能服务管家,提高了服务对象居家养老服务舒适性、安全性。
二、“互联网+医养”,助力社区养老+医疗护理的深化服务
我街大力推进“颐康相伴”医养结合项目,围绕“老有颐养,病有良医”,为长者构建“医”路暖心、顺心、省心的康养之路。一是提供陪伴就医服务方面,以百合社区为试点,为有需求的长者开展上门医疗服务53人、送药上门21次。此外,为东边、罗仙等6条村的特殊困难长者提供共计26次陪同就医全资助服务;二是提供便捷就医服务方面,花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颐康相伴”服务专窗,提供服务人次3352人次;三是提供居家医疗服务方面,目前已完成全街16492名60岁以上老人的建档立卡任务,其中百合社区试点人数为751人;共计给予全街有需求的老年对象建立家庭病床42张,长者家庭医生签约人数达56878人,由家庭医生团队对签约对象提供健康指导、健康宣教等个性化服务需求。后续亦可通过搭建互联网+医养线上平台,有效的衔接服务对象的医养需求,做到及时响应。
三、以“公建民营”模式激发综合养老服务新活力,力争花城街医养结合综合养老服务项目按期完成
通过整合老人医疗、康复、教育、文化、娱乐、餐饮等服务,创新银发经济产业链,从而打造包含医养结合、银发产业等综合养老体。以解决街道兜底养老服务问题,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补齐花城街机构养老的空白,完善花城街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大联动的十五分钟养老圈,扩大养老覆盖面。积极探索医养结合、助老服务、智慧养老的综合养老模式,以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为目标,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社会关系和谐稳定。
以上意见可主动公开。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花城街道办事处
2025年3月13日
(联系人:蔡芸芸,电话:3688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