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区司法局新华司法所:“三三”模式赋能,助力社区矫正对象“新生”
近年来,为进一步提升教育矫正质量,推动社区矫正对象矫心正行,顺利重新融入社会,花都区司法局新华司法所积极创新,推出社区矫正工作“三三”模式,扎实做好社区矫正对象日常监管、教育与帮扶工作,帮助他们融入社会,拥抱崭新人生。
多维联动筑牢根基,构建“三全三化”监管体系
新华司法所着力构建“全流程规范化、全要素智慧化、全社会协同化”的监管模式,夯实社区矫正工作基础。
一是制度闭环,精准管控。司法所主要负责人定期牵头召开“社区矫正安全形势分析会”,针对常态化管理与特殊时期重点人员管理,精心部署工作、深入交流业务。为每位社区矫正对象建立“一人一档一策”,依据个体情况定制矫正方案,并进行动态跟踪管理。从报到流程、入解矫仪式,到未成年人档案管理、主题教育开展、公益活动组织等工作,均实现标准化、精细化。
二是立体监管,智能防控。借助“智慧矫正”平台,实现电子定位、人脸识别、电话报到的全闭环管理。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能够实时掌握社区矫正对象动态,确保监管无死角,有效杜绝脱管、漏管现象,为社区矫正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三是协同联动,网格帮扶。打造“司法所+村社+志愿者”三级联动网络,充分整合各方资源,精准对接社区矫正对象需求,打通帮扶“最后一公里”,实现精细化管理与全方位帮扶。
矫心正行培育“新生”,实施“三心三阶”教育帮扶
以“真心唤醒、暖心帮扶、爱心融入”为路径,构建“认知重塑-行为矫正-社会融入”三阶教育帮扶体系,助力社区矫正对象实现蜕变。
一是法治铸魂,严守底线。严格落实“每月一主题+专题讲座”教育学习活动,通过案例剖析、法规解读,让社区矫正对象深刻认识自身罪错,增强守纪与法治意识,从思想根源筑牢守法防线。
二是心理疏导,重塑心态。组建“心理咨询师+社工+家属”帮扶小组,依托街道综治中心心理咨询室,运用沙盘治疗、心理健康讲座等方式,2024年至今,累计为100多名社区矫正对象排解内心困扰,引导其树立正确价值观与法治观念。
三是技能赋能,融入社会。联合街道劳动部门开展就业帮扶,举办电商运营、健康营养师等实用技能培训。2024年至今,已为50多名社区矫正对象提供技能培训,10人成功实现再就业,助力他们凭借一技之长融入社会。
特色活动树立新风,打造“三色三感”主题活动
通过开展“红色传承、橙色服务、绿色成长”主题教育公益活动,丰富社区矫正对象的精神生活,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是红色基因培育,增强民族自豪感。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参观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资政大夫祠,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厚植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
二是橙色公益服务,强化社会责任感。安排社区矫正对象每周二、周四定时到新华街“新新相映”流动人员党群服务中心参与公益服务,还不定期投身交通疏导、人居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2024年至今,累计服务时长超1000小时,帮助社区矫正对象在奉献中强化社会责任感。
三是绿色成长计划,提升生活幸福感。开展“绿植领养”、参与植树等活动,引导社区矫正对象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在亲近自然、分享交流中,重塑积极向上心态,提升生活幸福感。
2024年至今,新华司法所共新接收社区矫正对象167人,解除矫正150人,无人重新违法犯罪。今后,新华司法所将持续创新教育帮扶模式,让迷途者重燃希望,在工作与家庭中发挥积极作用,为平安花都建设、基层治理法治化贡献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