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令而动听令而行 共画抗疫同心圆——花都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抗疫侧记
大事难事见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面对花都突发“1012”疫情,花都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坚决贯彻区委区政府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在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军的带领下,积极响应区委组织部号召,众志成城、主动作为、冲锋在前, 担当铸就了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用信仰之光照亮了战“疫”之路。
两次“逆行”的“书记”
花都区“1012”突发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疫情来临时,秀全街道雅宝新城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积极响应动员,“逆行”一线,在大难面前,舍小家为大家,践行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展现党员干部的风采。花都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志强便是其中一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10月13日上午,张志强主动参加社区疫情防控,并担任社区临时党支部副书记,日夜坚守在疫情处置和防控工作第一线,恪尽职守、任劳任怨,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组织志愿者在亚瑟公馆片区开展疫情宣传、核酸检测、卡口封堵、消毒灭源等各项工作,充分发挥了骨干带头作用。群众由衷地说:“在关键时刻,还得靠党的组织。”
10月20日,小区刚解封,随着一声号响,雅宝突击队正式成立,58名突击队员整装待发。他再次收拾行囊,告别家人,成为其中一员,并担任雅宝突击队第二临时党支部书记。
进驻五华村后,他主要负责五华村三社的疫情防控工作,面对城中村错综复杂的楼宇分布,他与突击队员一起入户排查,根据扫楼摸排等情况,绘制《雅宝突击队五华村三社南、北区作战图》。9天来,他每天坚持穿“大白”带领年轻人上一线,爬楼逐户上门扫楼采核酸、扫码登记信息、配送物资、清运垃圾,微信步数超过 2.5 万步。54岁的他,连续四天腹痛腹泻,身体有些疲惫,但他依然坚持在一线,不叫一声苦,不喊一声累,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党员无私奉献的情怀,彰显了担当有为的党员先锋本色。
10月22日,在第二临时党支部工作部署会上,他强调:“面对一些不理解不配合的群众,我们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给他们讲道理;面对一些生活困难的群众,我们要以赤诚的心尽最大的能力去帮助他们。”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坚持与队员们肩并肩一起“战斗”,并利用上门采核酸的机会,关心关爱隔离居民,做好思想和情绪的疏导工作,想办法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先后为30多户40多人解决药物、孕检和生活必需物资等困难。
“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在张志强走在前、作表率的示范带动下,雅宝突击队第二临时党支部的党员始终坚守疫情防控第一线,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让人民看到,党旗飘扬的地方,就有力量和希望,用行动引领群众,汇聚起群防群治、同舟共济的强大力量。
临危受命的“老兵”
10月26日18时07分,正在家做饭的石平同志,突然接到带队到东华庄驻点防控疫情的命令,还有5个月面临退休的他没有半点犹豫,立马放下锅铲,背起行李前往东华庄。在前往东华庄的路上就与各单位带队负责人进行沟通协调,确保全体人员按时到达指定位置。18点30分,石平同志首先到达东华庄封控点。19时整,各单位负责人和98名队员到达后,他立即成立临时党支部,并任临时党支部书记,在第一次临时党支部会议上就防控任务进行分析、分工、部署,并强调要把组织交给任务努力完成好,同时要求确保全体突击队员防控工作不马虎,个人安全记心上,工作纪律牢牢记,心中时刻装百姓的工作策略。会上他表态道:“自己身为几个月就要退休的同志,组织让我在这个点带队负责,我会把来自5个单位近百人的队伍带好,不辜负组织对自己的信任。”在日后的防疫工作中,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老党员、老兵的风格,凡事都亲力亲为,对工作不放心的地方检查、过问、再检查,每天晚上都工作到凌晨1、2点钟。
5天的防控工作中,他充分发挥临时党支部的作用,每天坚持“二会一碰头”(早晚支部开好总结工作会,执行纪律等情况沟通交流会,利用中午就餐时开好碰头),商讨相关工作情况,并将工作任务最繁重的交给党员先锋队,让党员在整个队伍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根据封控区内的疫情情况、群众居住环境和人员分布情况,他适时调度,及时建议新华街向区防控办减少进驻人员的到来,并适当减少工作人员,以减轻新华街对该点工作人员的吃住负担,让留守人员满负荷工作。
年近60岁的他自投入到东华庄抗疫一线后,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从人员调度到“吃、住、行”保障,他都亲力亲为。每天坚持巡查防控面不留死角,曾对120多人次群众进行劝阻不能聚集,收集群众求助30件、医疗求助12件。10月29日晚上7点多,在封控区内的300多名住户中,有少数人因管控时间过长,且连续半个月均是绿码的情况下,有少数人聚众起哄要求解封,石平了解这一情况后,及时到现场处置,使事态没有进一步失控并平息,深受周围群众的好评。
在全体队员的密切配合下,10月31日上午顺利圆满完成这次驻点防疫工作任务,并得到区派驻点领导和东华庄社长的一致好评。
勇于担当的“小区守护者”
郑剑英同志1998年入伍,服役期间多次立功受奖,2019年转业至花都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办公室工作。面对突如其来的“1012”新冠疫情,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中共党员,郑剑英同志意识到在最危险、最关键的时刻,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冲锋在前,勇挑重担,不怕牺牲,无私奉献,展现新时期退役军人、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和精神风貌。
他所在小区处于新华街道中高风险区新都西社区。22年党龄的他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在疫情集结号吹响主动请缨,第一时间加入到社区抗疫突击队,为社区的千家万户建立起防疫的“保护伞”,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志愿者的担当。他说:“我是以一名退役军人,若有战、无召也必回,在疫情面前永不退役。” 面对老小区居住人口密集、人员结构复杂、传播风险高等防疫工作难点,新都西社区临时党支部赋予他担任阳光雅居小区防控负责人的任务,他积极发动小区党员群众组建小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动员大家积极响应和配合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劝导群众不外出、不聚餐,引导业主不传谣、不信谣。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防疫志愿队伍,队伍从第一天(13日上午)的5人发展到后面的50人,汇聚了一股强大的联防联控力量,守护住了小区的每家每户。
他每天主动对接社区,第一时间与小区物管研究防控措施,统计上报工作数据,安排分配工作任务,并与小区志愿者们密切配合,一同参与值守巡守、核酸检测、物资配送、垃圾清运、环境消杀等工作。他每天早早出门,夜间很晚回家,有时忙碌到晚上八、九点才能吃上饭,小孩总是问他:“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陪我睡觉呀?”。 微信运动步数已不能承载他的工作强度。因超负荷的工作,加上整夜头疼失眠,他整个人都消瘦了不少。4月16日凌晨0点25分,他所在小区需转运隔离2栋楼共51户126人,由于临时通知,加之部分红码绿码人员不配合,转运任务非常困难,他主动与社区主任、民警以及小区物业对接,对不配合人员通过电话、微信做思想工作,最终历时3个小时,顺利完成转运工作。从封控到解封,15天时间,他组织核酸检测采集1万余人次,发放政府物资5批次200余吨,上门送物送药送菜270余户,组织志愿者每天对小区路面、楼道进行消杀消毒和环境整治、垃圾清运,劝导居民居家隔离,有效确保了小区的安全稳定,他所负责的小区是新都西社区第一个被解除封控的小区。他用“一声到,一生到”的承诺守护家园,用实际行动践行军人的初心使命。
据统计,此次“1012”疫情防控中,花都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有6人参加区抗疫突击队支授中高风险区防控任务,2人担任村(社区)党支部第一书记协助村(社区)抓好防控工作,3人负责所住小区防控任务,2人参加隔离酒店值守,2人参加接机转运任务,1人参加区防控转运专班调度任务。280人次下沉所在社区支援核酸检测,60人次支援狮岭镇狮峰花园核酸点。局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第一时间果断处置困难问题和突发状况,展现了过硬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全体党员干部积极克服业务工作任务繁重、人员力量紧缺、防控任务量大的现实困难,以“关键时刻冲得出来,危难时刻豁得出来”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