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一招”在基层 广州花都将政务“窗口”延伸至“家门口”
基层政务服务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广州市花都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多措并举推进政务服务下沉一线,将政务“窗口”延伸至“家门口”“厂门口”,为企业、群众提供全领域、全天候、全方位的基层政务服务。
一、向下扎根服务,“窗口”前移至企业“家门口”
为实现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广州统筹推进街(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简称“三化”)试点。广州选择了7个街(镇)开展“三化”试点,其中,狮岭镇设置了全市首个街镇级企业服务专区,承接了包括企业登记、建设工程审批和经营管理办证等1164项原来在区政务服务中心才能办理的事项。
同时,狮岭镇和秀全街便民服务中心也是全市首批“广州市政策兑现受理点”基层试点,将“一站式”政策兑现前移至离企业最近的地方,为政策兑现提质增效。2024年以来,共为广州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广州珠江电力设备实业有限公司、广州广检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等规上公司办理政策兑现事项申报,拟申报资金超9.5亿元,有效提升了企业干事创业信心及获得感。
另一方面,去年以来,花都区依托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党委”平台,组织公安、税务、不动产、医保、社保等部门,深入园区、企业、校园、社区开展政务春风送暖“四进”活动,实现政务服务多点可办、就近能办、少跑快办,打通服务企业群众“最后一米”,不断提升企业群众办事的便利度和满意度。截至目前,已开展政务春风送暖“四进”活动6场次,“一对一”“面对面”服务群众1500余人次,真正将“窗口”前移至企业群众“家门口”“厂门口”。
二、向外畅通渠道,跨域通办异地事项达5988项
花都区还通过数据跨域共享、系统整合衔接,充分运用远程身份核验、音视频交互、屏幕共享等技术,完善区、镇(街)两级线下代收代办,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异地帮办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跨域办”服务。
长期在花都狮岭镇务工的龚先生老家在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他近日在老家办理了广州的就业登记业务,对业务办理速度和便捷度赞不绝口。
据统计,在狮岭镇生活和工作的永州市蓝山县群众大约有4.2万人,为解决两地群众异地政务服务需求,花都区积极推动与永州市蓝山县的“跨域通办”合作,并围绕就业、社保、医保、养老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异地办事需求梳理出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向两地群众提供“面对面、手把手”的远程指导、远程审核、远程受理服务,2024年以来,已为两地群众办理事项26宗跨域业务。
截至目前,广州花都已与湖南省冷水滩区、江永县,河源市紫金县,清远市太保镇等地区签订协议,跨域通办战略合作地扩大至44个,可跨域通办异地事项5988项,异地可跨域通办花都区高频事项599项,做到让群众在家门口真正享受到便捷、高效政务服务。
花都还在全市范围内率先设置身份证办理机和自助拍照机,提供身份证到期换证、身份证损坏换证、身份证遗失补领以及身份证、出入境、驾驶证等相片的拍摄业务。截至目前,已在花都湖公园、广百商圈、各街镇布设16个网点。
三、向内优化队伍,为群众提供全程“帮办代办”
广州市花都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依托1个区级中心、10个镇(街)网点和N项特色服务组成的“1+10+N”企业服务体系,靠前服务为企业提供惠企政策信息、批前辅导、企业定制、企业洽谈、信用查询、法务咨询、投诉举报受理等服务。率先在全市建立重点企业项目和高层次人才政务服务数据库,企业和高层次人才可以通过“花好办”微信公众号提出帮办诉求,帮代办团队接到诉求后帮助企业完成“一对一”专属服务。
梯面镇打造“乡约五点”基层政务服务品牌,针对梯面镇群众一般下午5点以后在家的习惯,镇便民服务中心联合梯面客家嫂党支部,结合政务服务特点为走访群众提供上门帮办代办服务,让特殊人群足不出户即可完成业务办理,实现服务到家、温暖到家。
秀全街实现从“街道代办”下沉至“村级代办”,整合现有的计生专员、护林员、大学生村官等进入村(社区)管理服务队伍,实现村级帮办代办业务28项,共受理业务1551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