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Bg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花都 > 镇街风貌

花城街

发布日期:2025-02-21 09:47    文章来源:花城街     【 字体:   】  访问量: -

  花城街于2014年1月8日挂牌成立,地处花都区中部,辖区范围北至洪秀全水库连接狮岭镇,南至迎宾大道毗邻新华街、西至大华村交界秀全街、东至罗仙村与花山镇相邻。行政区域面积33.01平方公里,现辖9条行政村(大华村、三东村、公益村、石岗村、罗仙村、杨一村、杨二村、东边村、长岗村)和10个社区居委(百合社区、桂花社区、梅花社区、紫薇西社区、紫荆社区、紫兰社区、紫荷社区、兰花社区、牡丹社区、杜鹃社区),常住人口21.4万。

  街道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广州北部增长极的中部空铁融合发展示范区,花都区委、区政府驻地。交通网络发达,是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北站和广州国际港三大战略枢纽的联结点,广州东环城际、地铁9号线、地铁18号线北延段(在建)等轨道交通和迎宾大道、花都大道、三东大道、许广高速等 “三横一纵” 主干道贯穿其中,20分钟可达白云机场和广州北站,30 分钟可通勤广州中心城区,1小时可达大湾区主要城市,为人员、物资流通及经济交流筑牢根基。‌

  近年来,花城街充分发挥独特区位优势,致力于打造国际化城市客厅与现代化绿美新城,聚力“一轴一廊”发展脉络,加速构建花都中央商务区重点产业平台,城市品质焕新升级、社会治理智慧高效,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极具潜力的投资热土。

图片1.png

  产业多元,文旅商贸共荣

  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营利性服务业营收、固定资产投资额等经济指标同比增长8.2%、170.8%、294.9%,圆满完成了年初高质量发展大会亮诺目标。

  产业集群发展成效显著,以花都城区发展主轴和花都大道产业廊道为引领,形成了绿色建筑、汽车服务、批发业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文旅产业亮点纷呈,融创文旅城等一批龙头项目有效带动文旅产业稳步发展,广州热雪奇迹每年吸引港澳游客超百万;“乐融创 Yeah花城”夜经济“火力全开”,壹方荟酒吧街“热辣滚烫”,梦田音乐酒吧“一位难求”,一河两岸石岗喜市“烟火升腾”。同时,大健康产业也崭露头角,广州市首个民营中医特色社区服务中心固生堂项目落地,中医特色产业街区初具雏形,为经济多元发展增添活力。

图片2.png

  生态宜居,教育医疗优质

  生态环境优美如画,人民公园、轻轨公园、花蕊公园等众多公园共同形成了花都面积最大的城市绿廊;秀全湖片区将秉持绿色低碳、生态宜居等理念进行整体规划建设,打造成花都区新的市民打卡点和休闲点。空气优良率常年90%以上,绿化覆盖面积超百万平方米。

  优质公共资源充足,聚集了华南师范大学附属花都学校、秀全中学、广大附中花都学校、骏威小学等重点中小学校,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花都院区(在建)、国家三级甲等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爱尔眼科医院等医疗服务机构,花都区政务中心、市民广场、新图书馆、青少宫、儿童公园等公共设施。

  持续关注“一老一小”,率先在全区实现颐康服务站村(居)全覆盖,儿童友好工作获批省级示范街。一批服务品牌,如“颐康相伴”“小禾的家”“小红花工作室”等,得到了群众广泛认可。花城街“五好”镇街公共卫生委员会获评市优秀。

图片3.png

  服务优质,改革创新引领

  花城街以党建为引领,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多支队伍协同守护城市平安和谐。城市管理、安全生产、食药品监管、流动人员和出租屋管理、社会治安等多支队伍,为居民生活保驾护航。

  “红杜鹃”等基层党建品牌,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向前迈进。兰花社区党委入选第二批“花都极先锋”先进集体。花都区首个百人外语志愿服务队的成立,有效打破了语言沟通壁垒,为平安花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建成卢永根红色廉洁文化馆,组建街道红色文化阵地讲解团,“红色矩阵”更加丰富。

  启航工作站获评广州市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十佳工作指导站,禁毒示范创建工作获市领导肯定性批示。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大华村,达到省特色精品村标准,成为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本。

  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书香花城·阅邮文化”“‘李世家’贺岁杯篮球赛”“2024年花城街首届醒狮赛”等活动,让群众的精神文化体育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获评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及示范标兵。

相关附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