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帮扶专家费奉龙“医路黔行” 夫妻携手共筑群众健康路
费奉龙做的第一例跟骨骨折微创手术
今日花都讯 粤黔情深,续写山海情缘。2021年4月,广州安顺东西部协作医疗卫生帮扶协议签订;2021年9月,普定县中医医院对口帮扶医院——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第一批帮扶专家来到医院正式开展帮扶工作,骨伤科医师费奉龙是其中一员,而费奉龙的“医路黔行”之旅,要从2021年3月说起......
千里送行 埋下医路黔行帮扶伏笔
2021年3月,原本是费奉龙与妻子结婚周年纪念,可还未来得及准备庆祝,他的妻子吴玉靖便服从组织的调遣安排,前往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中医院开展为期一年的帮扶工作,费奉龙向单位申请随行送别,因为同行的还有他们仅7月大,尚在襁褓还不会走路的女儿。清晨6点出发,辗转高铁、汽车等多种交通工具,到达时已是傍晚,3月的贵州,寒潮未尽,初来乍到的小宝贝多次夜间哭醒,摸着襁褓的温度,费奉龙不禁潸然泪下,可肩上扛的不仅是为人父母的责任,更有同样作为医生的职责,费奉龙翌日便返回工作岗位上。
费奉龙说,也正是这次送妻子来到贵州,对帮扶工作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和理解:脱贫攻坚不是口号,是实实在在地扎根基层,沉浸式服务于人民。
虽然隔着千山万水,费奉龙通过手机视频,了解妻子在贵州织金的工作生活情况,遥远见证女儿的成长。妻子也因同时兼顾着帮扶工作和照顾女儿的重任,才30出头的年龄,双鬓却已有白发,妻子分享帮扶故事时常说:“山区的医疗技术理念确实存在一些短板,但是我们将自己的学识和从医经验分享给当地的同仁,尽全力挽救下一例例急危重症患者,重燃家属希望,竭力守护每一个生命,因为我们恪守的是希波拉底誓言。”妻子的信念与坚持,也影响着费奉龙的帮扶之路:它就像黑夜中的星星,即使困难重重,但众星闪烁时,也可以照亮黑夜。
坚守初心 主动请缨赴贵州帮扶
2021年9月,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开始选派医护人员到该院进行帮扶,费奉龙第一时间主动报名,医院领导及科室主任结合他当前的家庭情况,得知他同妻子已在帮扶方面达成一致意见,对夫妻二人家庭式帮扶行为表示高度认可,批准了他的申请。9月16日清晨,结束前一天工作的费奉龙匆匆走下工作岗位,踏上了前往普定县中医医院的帮扶新征程。费奉龙告诉笔者,他对此次黔行定下了目标:帮扶不是换个地方工作,而是通过加强交流,缩短东西部之间的距离。
来到普定县中医医院以后,费奉龙与帮扶科室——外二科(骨伤科)团队相处融洽,很快融入其中开展帮扶工作,费奉龙主张多提问、多动手、多与患者“做朋友”,针对遇到的每一个病种,反复刨根究底、温故知新,多从患者身上找“病原学证据”,而不是单纯从书本上看待疾病本身,多倾听患者的“需求”,了解患者疾苦与矛盾的中心,做到对症下药。针对疑难点,他利用发散性教学思维,多次组织开展疑难病例讨论,教学查房等,充分调动科室年轻医生的研究思维,分享如何查阅外文文献,做到前沿理论先行,精准诊治疑难病例,微创手术技术精进。了解到科室年轻人大部分英语基础欠佳,对考研缺乏自信,他还分享自己的英语学习经验,建议积极报考在职研究生,提高团队整体学历水平,以自己的实际经历带动和影响着科室年轻人,提高了大家的学习积极性。
真帮实帮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团队
帮扶期间,费奉龙经常与妻子吴玉靖分享工作情况,妻子所在医院重症医学科团队因积极救治一位重病患者,取得良好的救治效果,家属给团队送了锦旗,并多次感谢妻子在患者住院期间的良苦用心。费奉龙也结合科室当前已开展手术情况,教学式的开展跟骨骨折微创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股骨粗隆间骨折复位髓内钉固定术,胫骨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腓骨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三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类似的消息还有很多,夫妻二人彼此“较劲”,比着帮扶路上谁开展的工作更多,相互成长,共同进步。
费奉龙接诊的病人中,其中一位三踝骨折患者是医院职工汪某,2021年12月下旬因参加运动会不慎扭伤脚踝,入住外二科进行诊治,科室主任及时组织主持病情讨论,第一时间制定治疗方案,费奉龙提出建议,可采取踝关节后内侧入路同时处理内踝及后踝骨折,尽量减少手术切口,减少手术带来的二次损伤,这也是外二科首次采取该入路行踝关节骨折手术,术中费奉龙逐步讲解手术步骤,注意事项。术后复查X光,科室同事第一时间发来“帅的很”的认可。3月初,患者门诊复诊,踝关节的功能已基本恢复,考虑骨折愈合时间,建议患者继续加强部分负重功能锻炼,避免踝关节僵硬及肌肉萎缩。
作为一名骨科医生,通过这样的帮扶方式,不仅患者疗效显著,亦收获良好的教学成果。费奉龙一直秉承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工作中对关键步骤及细节均仔细讲解,让帮扶更彻底有成效。
你追我赶 夫妻赴贵州开展医疗支援
短短半年时间,费奉龙在该院服务门诊240余人,住院患者260余人,开展教学查房、病例讨论、手术示教、术前讨论等各10余次,多次参与会诊,开展培训讲座,并参与下乡义诊等活动,走进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开展工作,走进异地扶贫搬迁留守儿童家中了解、帮助他们,把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丰富多彩。他做到了真正将自己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医院医务工作者,将先进医疗技术带给基层百姓。
从最初的支持到坚守,再到与妻子携手同行,费奉龙对东西部协作医疗帮扶有了新的认识。
查房、指导、交流、讲课、下乡义诊,帮住院医师梳理诊断思路、修改病历……这是夫妻二人的工作日常。闲暇之余,二人经常分享彼此的工作经验,虽然不是同一个专业,但在救治患者方面,二人却志同道合,在帮扶的道路上,即使相隔安顺毕节两地,依旧双双携手并进,共筑黔行医路。
半年转瞬即逝,费奉龙和妻子的贵州之行暂告一个段落。他说:时光飞逝,从丹桂飘香的9月,再到樱花灿烂的3月,我们的帮扶之旅暂时结束了,但当初心里埋下“帮扶”的种子已如同樱花般灿烂,在这里感受到了贵州人民的热情,我们这个“小家”有了丰富的经历,女儿也茁壮成长,现在健康活泼的蹒跚学步。我们夫妻二人主动请缨投身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把医疗服务带入基层,也把家迁到千里之外的贵州,我非常荣幸能够参与这次医路黔行,也感谢帮扶之旅让我有新的收获及认知。
自签订对口帮扶协议以来,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与该院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专家们逐步进驻医院各科室开展帮扶工作,在他们的辛勤工作下,通过技术指导、学科建设、管理输出等形式进行“传帮带”,对于有效提升医院综合实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费奉龙、吴玉靖夫妻,只是广州与贵州两地医疗帮扶队伍开展对口支援工作的一个缩影。他们不辞辛劳、背井离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助推贵州健康扶贫工作,用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服务每一位患者,他们也成为建设健康贵州道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通讯员 杨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