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夫妻档 携手战疫情
今日花都讯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护人员挺身而出。其中,有不少“夫妻档”奋战在抗疫一线。他们用坚守与担当,上演“最美”逆行,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他们守望相助、同心战疫。日前,记者走进区妇幼保健院(胡忠医院),采访其中一对医护夫妻,听他们讲述战“疫”的故事。
自疫情发生以来,作为医护人员的刘苗,每当收到抗疫的通知,需要外出采核酸时,她总是闻令而动,向疫而行。随时上阵支援防疫一线,已经成了她近期的工作常态;她的爱人熊建兵是胡忠医院儿科的主治医师,也会随时化身“大白”,奔赴核酸检测采样一线。他们对家人少了陪伴,家里的两个孩子,只能交给家婆照顾。“两个小孩有了老人的照顾没有后顾之忧,我们能为抗疫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感到由衷的自豪。”刘苗表示。
是彼此的“战友”
也是最坚强的后盾
花都区最近开展了两次全员核酸,夫妻俩在不同的采集点。熊建兵总会把妻子先送到采集点,然后马不停蹄地赶去自己的采集点。去的路上,他们表达着共同的心声:希望疫情早点结束,大家可以“自由”地呼吸,并叮嘱对方一定要做好自我防护。
他们是夫妻,是抗疫前线的“战友”,也是彼此间最坚强的后盾。大量的核酸采集工作,刘苗经常会累得肩颈和手臂酸痛,遇上天气炎热,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汗水很快就会浸湿衣服。虽然一线核酸采集工作很辛苦,但能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刘苗觉得很值得。
不得已的“私心”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刘苗觉得问心无愧。但作为一位母亲,她深感愧疚。
连续多日奋战在白云机场支援核酸采样的那几天,她每天早上五点起床,晚上很晚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回到家时,11岁的大女儿抱着5岁小女儿早已熟睡。在孩子5岁生日那天,刘苗与她约定,生日过后要学会独立了,和姐姐睡一间房。“其实我是有私心的,我知道自己经常半夜接到工作电话或者拿起电脑工作,会影响到孩子的睡眠,为了保证宝宝充足的睡眠,我就与小女儿有了5岁生日后的约定。”刘苗说道。
作为医护人员的子女,刘苗的大女儿能够理解父母的忙碌,会帮忙一起照顾妹妹,她经常对刘苗说:“妈妈,你不用担心我们,我可以照顾好妹妹的,你和爸爸要注意身体,保护好自己。”看着懂事的孩子,刘苗不禁潸然泪下。
作息相反的“电话夫妻”
夫妻俩人虽然在同一医院上班,但因工所需要日夜颠倒进行轮班。熊建兵医生最近一直在发热门诊和急诊轮转上班,他和同事们一边兼顾防疫工作,一边出诊。刘苗则从早到晚忙着工作、外出采核酸,他们之间只能偶尔打个简短的电话,相互鼓励、聊聊家常,用最朴实的关怀传递着最真挚的爱。这对“电话夫妻”用爱坚守医者初心,奉献职业情怀,他们坚信:“守护好大家,才会有小家的幸福!”
他们,静默无声地为人民筑起安全屏障,是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基层医护人员的缩影。他们是这场“战疫”里勇守火线的坚强战士,用行动擦亮着一名医者最鲜亮的底色。
花都区融媒体中心 冯理聪
通讯员 黄群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