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图文解读)《广州市花都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政策解读
一、背景和意义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和《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做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实施的空间保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等,制定《广州市花都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
二、政策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
4.《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6.《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
7.《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8.《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
9.《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10.《广州面向2049的城市发展战略》
11.《空港及周边地区(北部增长极)协同发展规划》
12.《花都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13.国家、广东省、广州市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
三、目标任务
深入落实省、市的工作部署,坚持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对范围内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作出总体安排和综合部署,合理保护与利用全区国土空间资源,为增强广州北部增长极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服务能力提供空间保障,推动花都从“交通枢纽”向“经济枢纽”“开放枢纽”迈进,助力广州从“云山珠水”迈向“海阔天高”。
四、主要内容
《规划》内容包括总则、现状特征和风险挑战、目标定位和空间战略、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和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城镇空间和功能优化、历史文化保护和风貌塑造、综合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和城市安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城市更新、国土整治修复、区域协同、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共14个章节。
(一)发展定位与核心功能
花都区锚定发展定位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重要门户、世界级航空都会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北部增长极重要承载区”,确定核心功能为“国际商贸中心重要承载区、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重要承载区、大湾区国际开放新平台、国际级旅游目的地重要承载区”。
(二)底线空间划定
花都区科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红线44.16平方千米,耕地保护任务50.68平方千米,生态保护红线131.25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240.78平方千米。加强城市四线管控,划定城市蓝线36.61平方千米;城市绿线2.59平方千米;城市紫线2051平方米;城市黄线4.48平方千米。
(三)构筑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落实广州市域“一带一轴、三核四极”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城镇空间结构,延续花都“远山为屏、低山入城”的地理格局,围绕空铁综合交通枢纽做大做强枢纽经济、流量经济,推动港城一体、港产协同、品质提升,构建空铁融合发展示范区、西部智能新能源汽车城、东部临空数智港、北部文旅生态湾“一区一城一港一湾”城镇空间结构。
(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落实市“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充分发挥机场、北站两大交通枢纽对高端要素的集聚辐射带动作用,构建4个“枢纽+”主导产业体系,做强“枢纽+”智造,做实“枢纽+”科创,做精“枢纽+”时尚,做优“枢纽+”服务。以港链产,围绕枢纽供应链沿放射廊道打造主题产业走廊。依托空铁大道、花都大道、广清高速、山前旅游大道四条交通走廊组织核心产业功能,实现“交通通道”变“产业廊道”。
(五)提升生活空间品质
推进“港产城人”深度融合。打造城市级、地区级、社区级三级公共服务中心,积极承接广州中心城区人口和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疏解,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推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优化教育、医疗、体育、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优化居住空间布局,优化居住用地供给,完善住房供应机制。
(六)基础设施与安全保障
建设广州白云机场、广州北站和花都港三大交通枢纽,规划预留T4航站楼及空侧捷运专用轨道,纵深推进空铁一体化国际综合枢纽建设。规划引入7条对外高铁通道、5条城际线路和9条城市轨道网络,打造“七横八纵”的干线道路网络,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布局。统筹保障水、电、气、通信、垃圾处理等各类市政基础设施,积极稳步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城市生命线稳定运行。高度重视城市公共安全,增强抵御灾害事故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提高城市安全韧性。
(七)建设“绿美花都”
以花都低丘浅山和山前平原的自然地理格局为基础,构建“一湾两带多廊”的生态空间格局。北部文旅生态湾维育大湾区生态屏障,巴江河、流溪河两带保护广州水源涵养,生态廊道网络推进城市生态共荣。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打造6条“三美融合”的新乡村示范带。
五、利企惠民举措
《规划》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为花都区构建空铁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纵深推进北部增长极和大湾区开放新平台建设提供空间保障。
六、新旧政策差异
《规划》为广州市花都区第一次编制的整体谋划花都区面向2035年中长期发展的空间战略蓝图,是花都区国土空间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政策和总纲。与《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对比,《规划》紧扣“港城一体、强区营城;港产联动、筑链聚产;绿色发展、精明增长;区域协同,合作共享”策略,持续优化用地结构,科学配置空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