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图文解读)广州市花都区民政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解读
点击查看文件:广州市花都区民政局关于印发《广州市花都区民政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的通知
根据政务公开有关规定及要求,现就《广州市花都区民政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解读如下:
一、规划背景
(一)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作出“三个聚焦”“三个基本”等重要指示,对民政工作寄予了厚望,为新时代民政工作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随后,全国、省、市相继召开民政会议,就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作出明确的部署安排,对我区民政事业发展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需要结合我区“十四五”期间的实际作出回答。
(二)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围绕“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提出“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和重大部署,为“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提供了基本思路,明确了重点任务,需要结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确保五中全会精神在我区民政领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三)截至2020年底,《花都区民政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正式收官,根据评估,我区民政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圆满完成,我区民政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民生兜底水平持续提升,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儿童福利水平明显提升,慈善事业发展充满活力,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专项社会事务服务更加规范有序,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为推动我区“十四五”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更高水平的幸福美丽花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创造了有利条件,需要趁势而上,再接再厉,切实编制好我区民政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巩固好“十三五”发展成果,并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好局、起好步。
二、规划意义
(一)编制我区民政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集中体现。编制我区民政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最大的原则就是紧密结合我区实际,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重要指示以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民生保障的重大决策部署,确保我区民政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始终与党中央决策部署保持高度一致,始终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推动力量。
(二)编制我区民政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是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本质要求。“十四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迈进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期望更加强烈,对民生兜底保障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编制我区民政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未来五年的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一步一个脚印回应群众新关切、满足人民新期待具有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
(三)编制我区民政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是推动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出新出彩的现实需要。民政事业是社会民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区社会事业整体进步离不开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编制我区民政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对于有计划、有步骤地完善我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改善营商环境、吸引高端人才、推动消费升级等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规划内容
(一)基本思路:《广州市花都区民政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分四大部分:一是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包括“十三五”发展成就、新机遇与新挑战等内容。二是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三是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包括大救助、大养老、大儿童保障、大慈善、大社会治理“五大工作体系”以及民政专项事务管理体系、党的建设等八个方面内容。四是规划实施与支撑保障,包括加强党的领导、规划宣传、保障机制、监督考评等内容。
(二)目标任务:花都区民政事业“十四五”期间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具体措施是规划的重点内容。
1.发展目标部分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注重规划目标的可操作性和规划内容的可评估性,按照“既要跳得起、又要摘得到”的要求,提出了6个方面34项目标和指标体系。一是建立健全广覆盖、强保障的大救助体系。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总体要求,加快构建“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为基础,以残疾人两项补贴、临时救助为辅助,以无劳动能力补贴、价格补贴、分类救济、慈善救助为补充”的社会大救助体系,实现基本生活有保障、救助内容分类别、对象标准多层次、事业发展可持续。设置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自理能力等级评估、签订照料护理协议以及申请低保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生活状况评估等5项指标。二是建立健全高品质、多层次的大养老体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在保障基本养老服务的基础上,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服务需求。设置了养老床位数、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标准、医养结合、“家政+养老”、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率等6项指标。三是建立健全制度化、精准化的大儿童保障体系。按照“兜住底线、夯实基础、建强体系、创新发展”的思路,推进儿童保障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儿童保护由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拓展到符合条件的其他未成年人,不断提升“大儿童保障”体系建设水平。设置了基层儿童保障队伍覆盖率、兜底保障范围等2项指标。四是建立健全全民化、透明化的大慈善体系。加大慈善主体培育力度,重视发挥慈善在第三次分配中的积极作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组织运作、社会参与、科技支撑、人人共享”的慈善发展路径,构建制度保障有力、参与渠道便捷、覆盖领域广泛、具有花都特色的“大慈善”体系。设置了慈善文化、广东扶贫济困日暨羊城慈善为民行动、“互联网+慈善”、慈善组织信息公示率等4项指标。五是建立健全有活力、可持续的大社区治理体系。发挥民政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职责作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相融合、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社区治理体系,丰富具有花都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设置了基层民主参选率、社区居委会直选率、社区协商机制覆盖率、和谐社区和幸福村覆盖率、社会组织党建覆盖率、每个农村社区拥有社区社会组织数、社会组织信息公示率、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社会组织年度定期抽查监督率、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信息公示率、行业协会实现政社脱钩率等11项指标。六是建立健全高标准、规范化的民政专项事务管理体系。推动婚姻登记便利化、流浪救助品质化、殡葬服务生态化、地名管理规范化。设置了婚姻登记机关等级创建、救助管理机构等级创建、流浪救助率、生态殡葬率、地名审批按时办结率等6项指标。
2.《规划》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围绕发展目标指标分8个方面进行展开部署,坚持党建引领,在加强党的领导、提高政治站位、确保民政事业正确发展方向上不动摇;坚持问题导向,在固底板、补短板、强弱项上下功夫;坚持高质量发展,在升级、提质、增效上做文章;坚持创新发展,在解决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体制性障碍上求突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见成效。一是构建完善的社会大救助体系。健全社会救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完善社会救助评估体系;构建社会救助联动体制;探索“政府+社会”救助模式。二是构建完善的大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机构充分发展;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促进医养融合发展。三是构建完善的大儿童保障体系。健全儿童保障机制;统筹完善分类保障。四是构建完善的大慈善体系。发展慈善组织;培育其他慈善主体;推动融合发展;传承创新慈善文化;加强慈善监督。五是完善社区治理与社会组织治理体系。推动社区基层治理;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发挥社会工作力量。六是完善民政专项事务管理体系。优化婚姻登记服务;加强殡葬工作管理;改进救助管理工作;规划区划地名管理。七是推动民政工作出新出彩。突出区颐养院示范引领作用;完善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模式;推动服务类社会救助改革创新;开拓儿童保障路径;促进和谐社区(幸福村)建设。八是加强党的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民政效能建设。
(三)组织保障:明确党在编制规划及推动规划落实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要求健全党领导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确保民政事业发展正确方向。明确加强规划宣传工作,营造推动规划有效落实的良好社会氛围。明确细化规划目标,并与年度任务相衔接,提高规划落实质量。明确建立财政长效保障机制,打牢民政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明确我区民政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与本区总体规划及部门规划的衔接,完善上下左右联动协调机制,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合力。明确对规划落实情况的监督考评,确保规划部署的各项目标任务如期落地见效。